美国消防协会的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是美国最重要的安全规范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其最新版本是2024版。

一、从“出口规范”到综合规范
NFPA 101的诞生源于一系列致命的火灾悲剧。
1911年纽约三角内衣工厂火灾:造成146名工人死亡,暴露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出口锁闭、疏散通道不足等致命问题。
在三角内衣工厂火灾的警示下,美国消防协会于1912年成立了“出口规范委员会”。
1913年,美国消防协会发布了《建筑物出口规范》的初版,这是NFPA 101的前身。该规范主要关注三个核心要素:出口的数量、宽度及其标识和防护。这些要素至今仍是规范的基石。
1942年波士顿椰林夜总会火灾:492人死亡,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装饰材料易燃、安全出口不足且标识不清、紧急出口被锁。
通过吸取椰林夜总会这样的大火教训,该规范不断修订而更新迭代。1946年,NFPA决定将多个分散的规范(如出口规范、建筑内装规范等)合并,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生命安全规范。
1951年,第一版正式的《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发布,它将防火和生命安全的理念结合得更清晰。
二、七十三年的演进
从第一版《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到2024版正式颁布的七十三年里,美国消防协会不断对该规范进行修订,从火灾中吸取教训,以推进提高建筑环境的安全,在各个阶段取得不同的新的进展。
(一)理念成型与系统化阶段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是理念成型与系统化阶段。
在此阶段,该规范确立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即无论建筑新旧和用途,在火灾中,都要为所有建筑物内各种房间提供同等水平的生命安全保护。
它强调,不同的建筑物或不同用途的房间在发生火灾时,要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如医院、养老院等场所要采取“就地防御”(即我国的“固守待援”)策略,因为短时间全部疏散不现实或危险。而办公楼等建筑内则主要依赖疏散。
在此期间,该规范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基于防火、早期发现、控制火势、疏散和灭火等五项指标来评估风险并制定要求。
(二)现代化与性能化设计阶段
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火灾科学的发展,NFPA 101开始把有关科技成果融入规范中。
美国消防协会根据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特征(如医院、酒店、工厂、学校),制定了针对性很强的要求,使规范更加精细和合理。
1990年代,NFPA 101开始允许使用“性能化设计”作为满足规范要求的替代方案,这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三)整合与应对新挑战阶段
进入21世纪,NFPA 101继续演进,并与其他重要规范协同发展。NFPA 101作为NFPA 1的核心参考文件,与其共同构成了NFPA规范体系中关于建筑火灾安全和生命安全的支柱。
不断更新以应对新的威胁和技术,也是该规范这时期的重要特点。
其一是恐怖主义与应急疏散,即针对高层建筑和大型集会场所的疏散方案。
其二是新建筑材料与技术,如锂电池火灾风险、绿色建筑技术等。
其三是针对特殊人群需求,即更加关注残障人士的疏散便利性。
三、2024版NFPA 101的主要更新
2024版NFPA 101的主要更新体现了以下几个趋势:
1、接纳了新的建筑技术和系统,如门禁、储能系统,为其制定安全框架。
2、通过降低高层建筑的安全系统的安装门槛,将安全措施应用于更广泛的建筑类型。
3、澄清解决以往版本中模糊或有争议的条款,为设计师、工程师和主管部门提供更清晰的指导。
4、将有关安全要求从传统火灾风险系统地拓展到一系列新兴的风险领域,如电池火灾、化学品提取。
我国对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也很重视。全国消防标准化委员会曾把其2006版译成中文,在内部发行,以用他山之石攻玉。
来源:消防先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frGxlXBlWYDz0bE-_XNGw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