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牵头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0517-2025《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及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45839-2025《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组网通用技术要求》已经批准发布。
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因其安装便捷、无需布线,在九小场所”、合用场所、住宅及出租屋等小型独立场所火灾防护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低功耗广域网(物联网/LPWAN)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该技术的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联网系统逐渐兴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修订与《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组网通用技术要求》制定计划,由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承担两项标准制修定工作,以规范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及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联网系统产品的产品质量,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一、《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修订指标优化重点
一是通过提高响应阈值和引入算法识别技术,减少因油烟、灰尘、水蒸气等干扰源触发的误报警,并设计响应阈值可根据不同场景调整的探测器,提高了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二是将可更换电池的产品寿命定义到3年,不可更换电池的产品寿命定义到10年,引导企业选择更好的电池,降低用户维护成本。
三是修正环境光干扰,设计LED作为光源的干扰试验,以适应现代建筑环境,减少环境光对报警器工作的影响。
四是模拟日常粉尘积灰情况进行实验,检验报警器工作的影响。
五是增加红外消音、遥控消音功能和报警声音逐渐增加功能,通过人性化设计减少人员恐慌。
六是取消放射源电离原理的探测方案,采用光电产品技术,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二、《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组网通用技术要求》制定主要技术内容
1、对报警时间提出技术要求。
一是考虑到信号传输时间受限于网络传输环境,自组网系统的火灾与故障报警上报信息一般可以在1s以内,授权频谱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简称“公网”)系统如果出现占用信道会导致上报不及时,故取值30s。
二是多只探测器报警需要考虑系统抗干扰重传与系统避让问题,故要求系统在60s内接收不少于20个独立的火灾报警信号。
三是常规故障信号考虑为火警等关键警情避让,要求100s报警。
四是考虑系统多应用在住宅和小场所,综合使用成本、技术实现等因素,如存在通信故障,应在24h内发出与火灾报警声光信号有明显区别的信号。
2、对电池使用性能提出技术要求。在“公网”与自组网的情况下都能保证电池寿命与GB 20517《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电池寿命一致。
3、对无线通信功能提出技术要求。考虑自组网系统设备均由报警系统生产者提供,故要求设备应在满足生产者组建的网络环境下正常通信;而“公网”系统的网络信号是由通信运营商提供,标准要求应在生产者声称的网络环境下正常通信。
针对在实际中存在的小场所和家庭住宅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存在安装率不高、质量不稳定,单位群众获得感安全感不强的问题,通过加强两项国家标准宣贯实施,发挥标准实施后的引领作用,可提升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以及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联网系统产品质量,可更好的推动产品的深化普及与应用,推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快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来源: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TUIsoyuk13peTFx8Jq0UA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